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发展历史与现状(8)

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要开展保密通信、无线传感网络、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研究,信息与通信学科10余年来在历届学科带头人孙晓军教授、丁群教授、汪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要开展保密通信、无线传感网络、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研究,信息与通信学科10余年来在历届学科带头人孙晓军教授、丁群教授、汪国强教授的带领下,在科研上逐步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自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后,学科成员团结一心,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很多成绩。在科研方面定准研究目标、组建研究梯队、专心开展研究。学科带头人丁群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主要集中在加密算法、加密芯片、加密系统等研究与开发上。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发表在IJICIC、IET Communications、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有影响期刊上,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共40余篇。首次利用混沌加密核应用于网络实时加密系统中,基于SOC网络数据加密卡在2010年省科技厅鉴定会中被认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于2007年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 “第四届亚太地区混沌控制与同步国际会议 (APWCCS2007)暨第一届全国混沌应用研讨会”,2010年丁群教授被邀请在国际混沌与分形理论及应用会议 (IWCFTA2010)做大会报告,使该学科在混沌加密算法及加密芯片、网络信息实时同步加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横向课题也同时开展,视频网络实时加密传输系统、网络数据加密系统等相关产品已被某些安全部门和航天部门应用,科学研究凝聚一支优秀研究梯队,陈红、杨自恒、马宏斌等都成为研究骨干。孙晓军教授、蒋爱平教授、汪国强教授积极探索图像处理领域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省级项目,发表在电子学报等期刊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孙晓军教授担任学科负责人期间,建院后根据专业招生将原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学队伍划分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支专业教学队伍和实验教学队伍,对后来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蒋爱平教授、汪国强教授开展图像处理、信号检测方向研究,多次共同出版专业英语教材和专业课教材,培养许多优秀学生。哈工大博士毕业生张忠作为学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引进的博士,扎根于学院,努力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在通信信号处理方面先后获得了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出版了两本专著,成为学科建设的后备骨干力量。学科校企合作迅速开展,朱勇副教授、杨自恒副教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研究,联系国内外名牌企业先后成立4个校企合作基地,其中朱勇联系的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利用和恩智浦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契机,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省科技厅物联网感知层及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在恩智浦协助下已经和富士康开发中心开发了具备NFC功能的平板电脑,研制了一系列的NFC开发套件,现已提供给多个厂家试用,结合社会发展契机,组织研发物联网相关产品与系统,通河县智能水稻育苗园区智能大棚项目、龙江化工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黑龙江省依绥高速公路K200处的高速公路节能型无线可变情报板系统等多个横向项目开展合作,被哈尔滨市政府引入哈尔滨科技创新城。

3.3 教学建设与特色

进入新世纪之初,正值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之时,学院顺应形势扩大本科招生规模。90年代两系合并前,每年招生平均总数不足200名。建院之初,学院具有4个专业 (物理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电子专业、光电子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在校生总数为646人。2000年9月为建院后的第一次招生,此次招生在原基础上大规模扩招,同时又开设了2个新专业,即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共6个专业招生440名。2005年增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共6个专业招生794名。2011年,学院招生790余人;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 (无线通信技术方向),招生30人。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 “理工渗透,学科交叉”的办学传统。在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意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各项教学建设,都很有特色。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内师资共享,现有专任教师队伍的数量、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整体发展趋势好,教师教改成果显著。

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教材、团队、精品课、名师、教学改革建设,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分别于2004和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校级重点专业。在精品课方面:物理光学 (带头人:常青)于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建模与估计 (带头人:邓自立)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于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教材建设方面:邱成军教授主编的 《材料物理性能》以及邓自立教授主编的 《建模与估计》入选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2009年,由叶红安教授为负责人的光电技术教学团队被列为黑龙江大学校级优秀团队。在名师建设方面:2003年,邓自立教授、韩志刚教授获校级优秀教学名师称号;2006年叶红安教授获校级优秀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8月邓自立教授获省级优秀教学名师称号。

文章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网址: http://www.wdzxyjsjzz.cn/qikandaodu/2020/0907/388.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下一篇: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简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投稿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版面费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论文发表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