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工科背景下微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2)

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3 开展ITP计划 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性”的拔尖人才[3]。“信息新蕾”计划ITP(Information-technology Talent Program)应运而生,

2.3 开展ITP计划

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性”的拔尖人才[3]。“信息新蕾”计划ITP(Information-technology Talent Program)应运而生,该计划旨在加强本科拔尖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科研团队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接受良好的学术文化熏陶,学习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锻炼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初步的科研素养,为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近三年有84人次参与了该计划。

2.4 微电子专业实习

为了达到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满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我院相继设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早期主要安排学生去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开展参观、学习和实习性质的实践活动。后来增加了半导体材料制造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实习活动。在与西安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心的全力合作下,给学生增加了集成电路EDA软件、半导体器件和芯片搭建电路的实训活动,从而形成了针对本科生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活动。近4年,我们与西安市知名的集成电路企业合作,开展本科专业实习。安排了内容丰富甚至具有诸多挑战的生产实习活动。涉及的企业包括:中国航空工业第631研究所(芯片设计)、西安中兴通讯终端科技有限公司(芯片设计)、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芯片设计)、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芯片设计)、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西测电子(器件和芯片测试),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硅单晶企业)、西安卫光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军用元器件研制、生产定点企业)、西安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芯片封装)、西安西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器件和芯片测试)、西安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场效应管及电源管理IC开发设计)、西安永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电传动装置研制企业)等。这些企业代表了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从晶圆制造、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功率模块和装置各个典型环节。通过企业工程师的讲解和交流,使学生领略到涵盖当今半导体领域的典型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流程、接触到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技术、设备,体验丰富多彩又日新月异的制造艺术和管理理念。

2.5 参加各类竞赛

我院大力提倡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类竞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拼搏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4]。我院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在2015年—2017年参加的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中,连续三年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并在2017年获得特等奖一项。

2.6 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1)2016年在学院的大力倡导下成立了微电子院理事会。理事成员包括院士、行业著名专家,是我院加强与企业合作、产学研融合的具体体现。企业与大学的结合,不仅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育人局面,更能大大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并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校企联合、微电子领域人才培养及学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契机,共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

(2)微电子院与20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现有12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和8个本科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多个国家龙头企业,涵盖半导体材料、工艺制造、器件、IC设计与加工、封装等全产业链。通过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开展技术交流、跟踪新技术发展,改善大学生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使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3)聘请企业合作导师25名,其中有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领域的企业家、芯片制造外企的高管、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的工程师。企业导师带领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详细讲解和交流,积极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处理生产中接触到的实际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企业现有生产技术、了解技术的变迁以及个人如何适应微电子产业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微电子产业及涉及到专业知识的纵深,体会到将来欲从事微电子产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更明白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4)成立校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举办校友论坛。校友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有效开发,不但能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而且能强化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5]。我院微电子专业校友专家咨询委员会是由微电子行业校友发起成立并致力于母校发展的专家组织,目前聘请专家校友19名。该组织的职责在于对微电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意见与建议,协助完成学生实习和教学实践,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介绍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辅导毕业生就业。

文章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网址: http://www.wdzxyjsjzz.cn/qikandaodu/2020/1216/444.html



上一篇:微电子专业中模拟领域课程群的CDIO教学建设
下一篇:荷叶集能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投稿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版面费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论文发表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