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投[08/03]
-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数[08/03]
-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栏[08/03]
-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刊[08/03]
-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征[08/03]
微电子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最后,注重学习投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投入指的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相关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具有持久性和弥散性特点。[8]它的表现是学生将
最后,注重学习投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投入指的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相关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具有持久性和弥散性特点。[8]它的表现是学生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迫使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变化的压力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方面,压力能够使学生产生与兴趣不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压力要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认知失调,假如学生体验不到认知失调度,那么他就不会有兴趣的转变。[9]
(2)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和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的需要。[10]让学生大量地接触实际,感受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具体的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比如说,讲到外延生长时可组织学生到清华同方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讲到集成电路封装时可以去南通富士通等微电子企业参观。学生亲自实践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太少,在实践中不够用,从而会主动找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2.3 丰富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为真实地评价学生,提供学生发展全方位信息,提高其在真实的作业情境中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提出了考核方式改革方案。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克服以前考试“临时抱佛脚”的不良习惯。
(1)采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实验课及课外活动表现情况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微电子知识的学习情况。课前预习包括了课前的问题和预习报告,课堂讨论考核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实验报告的书写考核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末,可以让学生操作一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只给出实验目的、设计要求和提供的仪器、设备等。要求学生自己预先设计实验路线、数据记录表格,选择实验器材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角,提高学生独立设计、独立实验能力。
3 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笔者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式和方法,但这远远不够。在未来“微电子学概论”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积极面对教学问题,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完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
文章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网址: http://www.wdzxyjsjzz.cn/qikandaodu/2021/0710/619.html
上一篇:微电子封装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下一篇:不断创新的科研之星记我国著名微电子及冶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