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2010年,《人民日报》刊载题为《我科学家蟾蜍实验成功——相隔千里可“心灵感应”》的消息称:东南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人员,借助微电子神经桥和3G无线互联网技

在2010年,《人民日报》刊载题为《我科学家蟾蜍实验成功——相隔千里可“心灵感应”》的消息称:东南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人员,借助微电子神经桥和3G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实现了两只蟾蜍的互感互动。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北京小组给蟾蜍一个刺激,使之做出缩腿动作,同时在坐骨神经上产生神经信号。随后,由微电子系统将此神经信号放大处理,再通过3G无线互联网传送到南京。南京小组将信号接收处理后,用它去刺激本地蟾蜍的坐骨神经。这时,南京蟾蜍做出了与北京蟾蜍相似的缩腿动作。反过来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这实际上是一种电子“心灵感应”,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于,实现了神经信号的远程传递和动物的“数字化”。此项技术一旦成熟就可以运用到人身上(比如帮助瘫痪病人行动或进行康复训练),甚至在国防和航天等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比如对身处太空、深海、高温、核辐射、战场等特殊环境下的机器人进行实时遥控,而无须操作复杂的动作指令)。

日本于2005年推出的由电脑控制的机械骨骼装置——仿生肢,能模仿佩带者的步态和身姿,从而让瘫痪病人“立”起来;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彼得·沙恩·福特研制的一种新型人机连接界面,能使人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再经人工智能分析,达成与人交流的目的。

肉体与机器的结合,总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或许还能直接在大脑安装无线连通的互联网呢!甚至,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大脑和大脑的直接交流——心有灵犀一点通。

回溯到1971年,在大脑控制还让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年代,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克莱顿(《侏罗纪公园》的作者)推出了科幻小说《终端人》。它讲的是一个暴力性发作症患者被强制施行外科手术——在大脑深处植入电极,向大脑的兴奋区域输送由电脑控制的镇定脉冲——以改变其行为方式。手术很成功,然而,谁也想不到患者竟逃离医院,开始一系列谋杀活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小说的结局虽然很糟糕,但却引起了英国电信公司一个学徒深深的思考:这种技术能不能在现实中得到安全的开发和利用?

30年过后,英国电信公司当年的那个学徒,后来的雷丁大学控制论教授凯文·沃威克,冲破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2002年3月14日,医生将一块3毫米宽,带有120个电极的方形芯片从凯文·沃威克的左手手腕植入,使他的神经系统通过芯片线路与电脑相连,他因此而成为世界上“人机合一”第一人,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电子人”。此后的3个月,这位勇敢而富有梦想的科学家将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一个电脑外部设备,尝试了一种“半是机器半是人”的新生活。

“我想给‘人’这个概念赋予新的内涵。”凯文·沃威克说。

在2010年,《人民日报》刊载题为《我科学家蟾蜍实验成功——相隔千里可“心灵感应”》的消息称:东南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人员,借助微电子神经桥和3G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实现了两只蟾蜍的互感互动。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北京小组给蟾蜍一个刺激,使之做出缩腿动作,同时在坐骨神经上产生神经信号。随后,由微电子系统将此神经信号放大处理,再通过3G无线互联网传送到南京。南京小组将信号接收处理后,用它去刺激本地蟾蜍的坐骨神经。这时,南京蟾蜍做出了与北京蟾蜍相似的缩腿动作。反过来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这实际上是一种电子“心灵感应”,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于,实现了神经信号的远程传递和动物的“数字化”。此项技术一旦成熟就可以运用到人身上(比如帮助瘫痪病人行动或进行康复训练),甚至在国防和航天等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比如对身处太空、深海、高温、核辐射、战场等特殊环境下的机器人进行实时遥控,而无须操作复杂的动作指令)。

日本于2005年推出的由电脑控制的机械骨骼装置——仿生肢,能模仿佩带者的步态和身姿,从而让瘫痪病人“立”起来;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彼得·沙恩·福特研制的一种新型人机连接界面,能使人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再经人工智能分析,达成与人交流的目的。

肉体与机器的结合,总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或许还能直接在大脑安装无线连通的互联网呢!甚至,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大脑和大脑的直接交流——心有灵犀一点通。

文章来源:《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网址: http://www.wdzxyjsjzz.cn/qikandaodu/2021/0319/521.html



上一篇:本期专论导读
下一篇:视网膜假体的研究进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投稿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版面费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论文发表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